藍鵲農園的園主是大里人,曾經是傳產製造業的老闆,因家中四千金沒有意願接班,不戀棧提早退休,46歲開始第二春的夢想,決定要回歸田園。鶼鰈情深的夫妻倆花大約一年的時間,以遊客的身分遊歷考察臺灣各農畜牧業的農場牧場,在每個縣市深蹲,用眼睛看用心體會,感受臺灣農業的精緻與職人精神,一年後回來整理思緒,決定人生歸零從頭開始學習。之後又用了超過半年將近一年的時間,到各地的農畜牧場應徵職工,進到每一個農畜牧場時,因為目標明確所以完全放下身段,不恥下問,以致每份工作要離職的時候,很多老闆都因為園主的勤奮努力而再三挽留。
即使是這樣長時間的前置作業,藍鵲園主還是用實驗精神,戰戰兢兢的踏出每一步。園主先在霧峰找到一塊將近1千坪的農地,畫分成三大區塊,一塊是傳統種植,在土地上以自然農法草生栽培,實踐徹底的生態平衡工法,並把所知道的所有蔬菜瓜果都試種過一遍。一塊是自動化的「強固型網室」栽培,自動控制溫濕度,並將網室設施內的空間規劃成十二大長條田區,每個月只種一塊,當然也是嘗試各種蔬果,待生長完成採摘後,就休耕直到次年地力恢復才再度播種。第三區塊是以魚菜共生的概念作生態循環農業,在地上放養雞鴨,蛋鴨的排遺進到魚池養魚,雞在果樹下運動散步,天然的雞糞成為果樹最佳的肥料,由於空間足夠,所以田裡沒有雞鴨的臭味,這些散養的雞鴨因為有約100米的運動距離很舒服,生產的雞鴨蛋品質非常的好。
農園的一草一木都是園主深思熟慮後親自設計並動手做,例如灌溉用水,一開始就決定除了雨水,其他用水都只出不進而找來專業廠商開挖水井,開挖的水井很快就挖到地下水源,但是水源拿去化驗後,園主對水源不滿意,於是繼續往下挖,經過幾天後挖到第二層地下水,拿去化驗還是差強人意,經歷24天之後挖到的灌溉水源終於令園主滿意。
經過多方嘗試種出來的瓜果蔬菜,除了自家安心食用,更需要收支平衡,於是農園加入阿罩霧自然農市集,也四處擺攤推廣,霧峰有機或自然農法,以及有理想的團體很多,藍鵲不錯過每一個交流學習的機會,為了跟大家一起成長,還去亞大讀EMBA,不停的自我學習,精益求精。例如擔任阿罩霧自然農市集的幹部,為了共好,除了協助建立市集的SOP,在疫情期間還招攬自然農的農友集結產品,讓消費者可以線上選購再一起宅配,大家一起度過疫情的艱難。
也因為有穩定的通路,讓農友無後顧之憂地更專心在栽種,消費者對品質有疑慮時,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化驗不規範的產品,以確保信譽,最後自己神農嘗百草,不時摘一片各攤位的葉菜,放入口中咀嚼,雖然是最簡單的方法,但只要種植過程有一點疑慮,都無所遁形!
藍鵲農園的園主一直挑戰自己,用工業精準的概念來實驗農業,積極的生態導覽、地方創生、整合在地資源,例如在桐林的一線天觀察調查佛法僧鳥的生態;也做社區老人與弱勢的送餐服務。園主說,一天之內到七期頂級豪宅送菜,又到弱勢家庭看到有身心障礙的一家擠在不到三坪空間,好像在看一幕一幕的人生縮影電影,讓自己對人生知足、感恩並更惜福。
食農教育:接受機關、團體、學校、社區預約制參訪
地址:藍鵲自然農園
電話:0911-126346
營業時間:星期一~星期五早上9:00-晚上6:00
休息日:星期六、星期日